暢想海濱(一)臨時用地放異彩 (2018/07/02)

暢想海濱(一)臨時用地放異彩 (2018/07/02)

東方之珠香港的故事,一切都是由海港開始。1841年,英軍在水坑口(Possession Point)首次登陸,由於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是東亞少數港闊水深的天然良港,具戰略價值,人口、貨物和金錢的流通,都從碼頭開始,香港由此成長為亞洲的貿易中心,繼而成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之一。

維港海岸創造了經濟輝煌,也造就了這座城市的格局和形態,填海造地增加了珍貴的土地資源,不止貢獻了一座座輝煌的城市地標建築,也創造了無價的公共空間。海濱公園及長廊依維港而建,為市民提供休閒空間。其中,2008年完成的中環海濱填海工程,除了部分用地準備留作中環灣仔繞道及未來商業用地外,近幾年這塊填海地皮正煥發異彩。

首先是地標旅遊設施摩天輪的進駐,雖然規模不算大,但優越的地段加上周圍休閒配套設施,已經成了遊客及市民歡迎的景點,也為香港興建永久、有特色的摩天輪打下基礎。其次提供了大片的場地,供團體短期申請舉辦表演、嘉年華、展會、比賽等活動,紓緩了香港大型場地不足的問題。試想,如果沒有中環新海濱,若干有吸引力的活動例如Formula E、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明星演唱會、美酒佳餚節、龍舟嘉年華、燈光展、戶外音樂會等,不可能在市區最黃金地段舉行,無論對市民還是遊客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維港兩岸類似中環新海濱得天獨厚條件的地皮不多,除了西九文化區海濱和啟德郵輪碼頭海濱之外,難以有如此大面積的場地提供。未進行招標的啟德發展區近舊機場跑道末端用地,將預留為發展旅遊中樞項目,暫時亦是一塊可租用的臨時活動場地,但由於交通配套遠遠不及中環便利,租用情況並不理想,所以要充分利用臨時海濱用地,交通配套亦是關鍵。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