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撥款條例草案》發言 (2014/4/9)

《2014年撥款條例草案》發言 (2014/4/9)

《2014年撥款條例草案》發言 (2014/4/9)

  代理主席,今年財政預算案(“預算案”)的主題是“競爭力”。隨着中國崛起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歐美國家的經濟尚待復蘇,世界經濟格局已發生了變化。在新的環境下,我們有必要反思,香港有哪些優勢、有哪些不足,怎樣調整才能適應新的形勢,令香港能繼續成為一個具“競爭力”的城市,這確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要提升香港自身的競爭力,首先要了解自己,香港地少人多、人口密度高、自然資源缺乏,要發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年來,香港的成功,除了有賴香港人的拼搏精神、法治、以及資訊開放之外,無可否認,我們亦得益於內地的經濟發展及政策傾斜,讓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人才和地理優勢,在世界舞台上發揮作用。



香港要持續發展,除了要自強之外,亦要善用周邊的資源優勢。以旅遊業為例,去年香港共接待5 430萬名旅客,其中內地旅客佔75%,海外旅客佔25%,而海外長線旅客的比例更小,只佔總數8%。在不同的場合,我們均聽到大家希望提升海外旅客所佔的比例,特別是歐美旅客。然而,反觀香港目前的旅遊資源,主要靠迪士尼樂園及海洋公園,但這些是歐美國家也有的景點,如果香港只靠中西文化、美食及購物,根本無法吸引大量歐美旅客來港消費和旅遊,亦無法令他們逗留較長的時間。如果我們能夠打破地域觀念,與澳門及廣東省主要城市合作,通過三地的旅遊特色互補,聯合宣傳一程多站,再加上未來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網絡發展的契機,一定可以令香港的整體吸引力有所提升,特別是對歐美長線旅客而言。上述例子證明,香港要發展,千萬不能孤芳自賞、單打獨鬥,應及時掌握周邊的機遇,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才可以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立於不敗之地,任何鼓吹香港獨立甚至閉關自守,抗拒與周邊(特別是內地)合作的說法,都會把香港推向末路。



  代理主席,最近,當局完成了《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面對內地旅客大幅增長,我們在評估報告及今年預算案中卻還是看不到對分流旅客有何實際的措施。最近,特首已同意研究調控內地旅客的增長。我希望當局除了為香港整體接待能力作出評估之外,亦應增加資源,針對香港受影響的旅遊區和居民區作深入的調查研究,了解旅客在當區的購物習慣、活動範圍、交通選擇,並用科學的數據找出癥結所在,做到“有的放矢”,認真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好分流旅客的建議。



但是,無論如何,香港作為一個好客的旅遊城市,應該提供舒適、便捷、愉快的旅遊環境,千萬不要被外界誤以為我們歧視內地旅客、篩選旅客。目前,社會上的確有不少人因內地旅客過多的問題持不同的看法,我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當然明白部分地區因旅客過於集中對居民所造成的滋擾和不便,亦一直關注問題所在。因此,我曾多次與不同界別的議員、業界朋友到土瓜灣、紅磡、尖沙咀、淺水灣、落馬洲管制站等地方現場了解實際情況,希望切實地尋求解決辦法,在政府有關部分的支持下,最近取得一些初步成果。


作為旅遊業界代表,我亦有責任向大家解釋旅遊業對香港經濟和就業帶來的貢獻,盡量以客觀事實分析問題,陳述利弊,希望各方能釋出善意,共同研究解決的辦法。但是,最近我們看到有小部分激進人士,把社會上各種交通、租金、治安等問題,都歸咎於開放自由行計劃,並組織各種針對內地旅客的不理智、不文明的抗議活動,滋擾旅客及店鋪,嚴重影響香港的國際聲譽。即使香港市民也明白這只是小部分人的激進行為,並不代表大家的想法,但香港文明、好客的形象已受到破壞,希望滋事者三思,不要再作出損害香港的事。


代理主席,旅遊業雖然是香港的支柱產業,但政府在近數年支持旅遊業的措施並不太多,今年的預算案總算提到一些支持旅遊業的擴展項目和發展計劃。這些計劃包括在啟德發展區推出6幅地段以興建高級酒店;未來兩、三年分別撥出4,500萬元及5,000萬元給旅遊發展局,用作吸引會展旅客和為盛事增加新元素;引入3D立體光雕技術以增加活動的賣點等,這些都是務實的做法。未來,我希望政府繼續增投資源,支持旅遊業的發展。


至於港珠澳大橋落腳點的人工島,當局遲遲未有規劃,最近終於着手研究口岸上蓋和地下空間的商業用途,“遲到好過無到”,當局為打造港珠澳大橋的橋頭經濟,終於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對於預算案已預留6,000萬元作研究開支,我表示歡迎。但是,這顯然是一項遲來的規劃,即使在完成研究後便馬上着手建設,也要待港珠澳大橋在2016年通車之後,方能竣工並投入使用,屆時珠三角部分的客源肯定會流失到對岸的橫琴和澳門,能否成功翻身還是未知之數,希望政府能汲取今次的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代理主席,今年的預算案在落實特首施政報告的建議方面,可謂不過不失,其中在人力資源開發、支柱產業投入、醫療衞生方面以至安老扶貧等,預算案都撥出相當多的資源以作支持,應予肯定。但在預算案附錄中提到的基建和教育開支投入並無增加,甚至有所縮減,希望政府能因應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以滿足市民的需要。


此外,今年的預算案最大的特點在於土地規劃方面。長期以來,香港因土地供應不足導致樓價高企並產生民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本年度賣地計劃中,政府增加了大量的土地供應,可提供15 500個住宅單位,是這14年來最多的一年。在中、長遠計劃方面,預算案提出在未來5年向相關政策局和部門撥款6億5,000萬元,以加強開發土地的規劃。同時,政府準備全面發展新界東北、落馬洲河套、洪水橋3個臨近口岸的地區,亦會在大嶼山、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以至填海建造東大嶼山都會,並規劃作不同的用途,以解決香港長期商、住用地不足的問題,為未來相關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希望政府能“說得出、做得到”。


代理主席,每年預算案公布之際,廣大市民和各界都很關心政府財政開支有哪些方面與自己直接有關,以及自己的訴求是否得到積極的回應。為滿足市民的訴求,從2007年開始,政府持續動用部分財政盈餘推出一次性的紓緩措施,連續7年“派糖”,導致市民期待預算案“派糖”已成為了一種習慣。然而,今年預算案不單減少“派糖”,政府還發出警告,預計庫房“最快7年將會出現結構性財政的赤字”,社會上對當局理財哲學作出的批評和討論,蓋過了對預算案內容的關注。很多人對政府的預警不以為然,不少觀點認為,政府目前掌握大量的財政盈餘,如果投資得當,財政赤字是不會那麼快出現的,認為財赤警告是杞人憂天。但是,今年的預算案明確指出,香港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可歸納為人力資源不足、土地供應缺乏和人口老化,這3個元素的確是目前香港面臨最大的危機,其中最可怕的是人口老化問題。


人口結構失衡,會導致人力資源不足,削弱香港整體競爭力及收入,即使經濟環境再好,沒有足夠勞動力支撐經濟發展,難以為社會創造紅利,便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各種社會福利,無法避免出現結構性赤字,最後令政府陷入難以自拔的困局。以日本為例,日本政府在1992年的欠債佔當時GDP的66.5%,到去年則升至近230%,短短21年內新增債務超過GDP160%。出現這樣的升幅,人口老化是主要原因之一。為下一代着想,希望政府仍能緊守“量入為出”和“審慎理財”的原則。政府現已準備設立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可為政府的財政狀況“把把脈”,衡量各項投資及開支是否符合社會的成本效率,這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代理主席,香港面對不少深層次財政結構問題,不可能一時三刻解決,有議員已就政府無法滿足其要求預告展開“拉布”戰。我想奉勸有關議員,用浪費公帑的方法及消耗各議員的時間向政府施加壓力,無助解決問題,只會增加社會的怨氣,請有關議員好自為之,不要再做出損人不利己的事。


我謹此陳辭,支持2014年預算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