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本地旅遊資源的優勢 (2017/03/22)
姚思榮議員:主席,各位同事,旅遊業是香港重要的支柱產業,為多個行業帶來效益,增加基層市民的就業機會。旅遊亦是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欣賞美景,增廣見聞,為個人生活帶來歡愉。隨着交通和網絡信息發達,旅遊的方式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
以旅遊目的和消費行為來劃分,我嘗試將遊客歸併為 3 類。第一類是傳統型遊客,此類遊客年紀較大,或以一家大小一起外遊為主,出遊時間短,遊覽目的地多,一般要求是走馬看花、能到此一遊便滿足。
第二類是成長在網絡時代的新世代。網民未出門已知天下事,習慣通過互聯網了解和分享目的地信息,關注當地的特色景點、文化、飲食、娛樂等,務求親身體驗民風民俗。近期,哥本哈根官方旅遊推廣機構在公布 2020 年發展策略時指出,新世代旅客期望得到的並不是完美無瑕的風景照,而是由愛好、人際關係與城市的真實面貌構成的即時體驗,以及這些體驗與個人的連繫。
第三類是大家較少談及的本地人遊客,即香港市民。我們在談論旅遊業的客源結構時,往往忽略這類客群。事實上,不少旅遊景點能夠成功,最先是由本地需求帶動,然後才逐漸受到外來遊客的歡迎和捧場。以我們熟悉的日本為例,其不少旅遊景點是先滿足本地人的需求,配套成型後才向海外宣傳;一些旅遊項目甚至是依靠本地人,東京迪士尼樂園就是典型例子,本國遊客佔其訪客總數 90%以上。所以,當局在考慮旅遊規劃時,亦應研究港人的需要。最近,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在旅遊規劃研究中一併加入康樂休閒,這是正確和明智的做法。
因此,政府在制訂具前瞻性的旅遊策略時,不能只顧滿足第一類遊客的傳統需求,而忽略滿足第二及三類遊客的需要。今天我提出這項議案,是希望當局能夠打破傳統旅遊規劃的觀念,發揮本地旅遊資源的優勢,迎合現時消費群的變化,為香港旅遊業增添新的源泉和動力。
回顧香港旅遊業過去 10 多年的發展,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備。受惠於中央開放個人遊政策,加上本身旅遊資源和購物優勢,在 2004 年至 2014 年期間,香港出現了入境旅遊的黃金期,訪港旅客持續大幅增長,由 2004 年的 2 180 萬人次,上升到 2014 年最高峰的 6 083 萬人次,增幅接近兩倍。但是,與此同時,政府未有因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在配套上作出相應調整,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問題,令旅遊業發展進入了瓶頸。
問題一,是安於現狀,缺乏長遠規劃。過去 10 多年來,政府只是滿足於訪港旅客的持續增長,並沒有深入研究入境旅客結構的變化和認真評估香港的接待能力。應對區內競爭對手的措施亦不足,缺乏長遠的旅遊發展規劃。
問題二,是側重大型景點投資,輕視本地旅遊資源開發。在旅遊景點建設上,政府明顯側重大型景點的投資。近年,投放在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擴建的開支接近 200 億元。相反,對本地其他旅遊資源的硬件投放及軟件旅遊的配套支援,則明顯缺乏,就連在一些國家的社區、景點恆常提供的免費導賞及旅遊大使服務,我們負責旅遊的政策部門亦以無預算為由,不肯提供。導遊培訓及資格確認墨守成規,未能因應旅客的需求變化而作出專業分類,令導遊服務水平參差。
問題三,是與旅遊相關的項目缺乏統籌,各自為政。目前,旅遊行業規管、大型景點建設及宣傳推廣撥款,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旅遊事務署負責,但不少本地景點的主導權卻分散在不同政策局的管轄範圍內。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郊野公園和地質公園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負責;飛躍啟德和大嶼山旅遊相關規劃由發展局負責;地區旅遊資源,如博物館、古物古蹟、西九文化區,則歸民政事務局負責。
由於不同政策局各有本身的工作範疇,又不想"踩過界",大家都不願意主動出面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以地質公園為例,它於 2011 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地質公園,公布後,香港須按其要求達到推動地區參與、改善鄉郊生活、推廣科學普及和地質旅遊的效果。然而,香港在配套和宣傳上的跟進明顯不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估中,"地區參與"一項失分最多,險被組織除名。顯而易見,如果我們設有旅遊局,該局便有責任綜合協調和調配與旅遊相關的資源,如此一來,香港各區的旅遊資源一定會得到善用,類似上述地質公園的尷尬情況將可避免發生。
代理主席,充分發揮本地旅遊資源的優勢,目的不僅是向海外遊客推薦香港本土文化和特色景點,還可以為香港市民提供康樂休閒的空間,打造有香港特色的旅遊體驗和多姿多采的生活。
鑒於上述 3 類遊客對旅遊產品的需要和我們所面對的問題,我有以下幾項建議:
首先,我建議成立跨部門組織,負責統籌協調,以及優化各區與旅遊相關的設施。在繼續維持現有傳統旅遊項目競爭力的情況下,當局應全面梳理散落在不同地區的旅遊資源,並通過統籌,在配套設施上給予適當支援。
以東平洲為例,該島屬於地質公園的一部分,公認是香港獨特的旅遊勝地,但島上至今沒有自來水和穩定的電力供應,居民要收集雨水和以發電機供電,難以長期居住。雖然居民極力爭取,但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以致這寶貴的旅遊資源接近荒廢。東平洲居民過去就地取材,在島上用頁岩建造特色民居,其中一幢更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保育價值,但礙於環保政策,居民現已無法獲得石材修補房屋,遑論可以轉為民宿以招徠遊客。
成為世界地質公園後,東平洲的設施和交通未見改善。如果連基本的配套也跟不上,發展地質旅遊必定徒勞無功。政府應從旅遊需求入手,在做好保育的前提下與當區持份者合作,並在政策上予以傾斜,提供基本設施,讓居民可以在島上生活,同時發展生態旅遊,以增加他們的創業和就業機會。將歷史、生態活化成有特色的旅遊項目,不僅可供市民和遊客參觀欣賞,更有利於傳播保育信息,傳承歷史文化,值得政府有關部門考慮。
類似例子其實不少。由於香港未有旅遊局,我希望政府可以研究先成立跨部門組織,根據各方反饋的意見,挑選幾個有旅遊潛質的地區發展項目,投入資金改善基本硬件和完善配套,包括加強交通安排、更新指示牌、增加 Wi-Fi 熱點和 QR Code,以及增設旅遊服務中心,從而逐步優化各區旅遊設施,提升香港整體的接待能力。
其次,政府應重視區議會和各地區持份者的意見。目前,香港 18 區各有不同的旅遊資源,有些已形成氣候,頗受遊客歡迎,例如昂坪、赤柱、山頂、黃大仙祠、中環荷李活道、長洲等;有些已具備發展條件,但設施配套和推廣宣傳有待提升,例如我剛才談及的東平洲、西貢、鯉魚門、深井、深水埗、大埔林村、啟德郵輪碼頭等。不少地區都希望通過發展特色旅遊,帶動就業和活躍經濟,但又擔心客量失控滋擾居民、影響保育。當局可以通過調查,分輕重緩急地主動與地區持份者合作,認真評估各區的旅遊特色、交通條件、保育能力和影響居民的程度,再根據各區特點,分階段制訂當區旅遊發展計劃,適當地予以政策支援及資金投放,切實做到在充分了解各區實際需要的情況下,發展地區旅遊。
第三,政府應強化本港的導遊隊伍。現今,香港導遊只有一種牌照,培訓亦只限於一般的導遊常識,肯定未能適應未來市場的需求。政府應鼓勵業界改革目前的發牌制度,根據不同的導賞專業,將導遊牌照作出分類,同時增撥資金,提供不同的培訓平台,逐步建立一支能夠適應不同需要的導遊隊伍,令遊客在遊覽之餘,能夠從導遊介紹中更了解我們與眾不同的地區特色、中西文化和名勝古蹟,從旅遊中了解更多香港故事。稍後我會認真聆聽各位同事的真知灼見,再作出回應。
代理主席,我謹此陳辭,並動議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