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人口老化,制訂全面護老政策 (2014/6/11)

應對人口老化,制訂全面護老政策 (2014/6/11)

應對人口老化,制訂全面護老政策 (2014/6/11)

  主席,人口老化在全球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根據聯合國的研究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65歲以上人口將是現在的3倍,無論歐、美、非、亞等國家都將要面對高齡人口劇增帶來的問題,香港亦無可避免。在香港,一般的傳統家庭都會以“孝”字當頭,“百行以孝為先”,與長者一起生活,養老、敬老,數代同堂是理想的家庭模式。即使時代轉變,生活節奏加快,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子女都會盡力供養父母,回饋父母的養育之恩。政府多年來提倡“居家為主、院舍為援”的安老政策,我是十分支持的。政策有助鼓勵居家安老為先,以促進家庭和諧,避免將安老責任全部推向社會,增加政府負擔。

        雖然居家為主的政策可減少政府負擔,但無疑會增加家庭的開支。為鼓勵後輩與長輩同住,政府應該考慮讓所有與長者同住的家庭可以受惠更多,包括增加同住父母及祖父母的薪俸稅優惠或減免差餉,為有條件的中產提供更多誘因及獎勵。

        至於獨居老人或無人照顧的老年夫婦,政府應加強社區配套,開設多些日間護理中心,在社區內增加更多長者活動設施和場所,讓他們可以就近參加社區的活動。在外國已經有不少為長者專門設計的社區,令長者在設備齊全的環境中生活,安享晚年。政府亦應該多些考慮香港長者的實際需要,在不同的社區興建相關的配套設施,讓身體條件許可的長者留在他們熟悉的環境中生活,避免過早或不必要地入住安老院。其實大部分長者除非萬不得已,一般情況下他們都不會願意入住安老院。

        不過,面對人口老化,我們大家也要面對安老院舍需求有增無減的問題。根據社會福利署的數據,目前全港的安老宿位約有76 000個,其中接近26 000個是政府資助的宿位,仍有約23 000名長者排隊輪候。相反,私營宿位卻尚有1萬個餘額,證明社會資源並未善用。在2014-2015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為合約安老院舍的每個宿位每月補貼約13,629元,而參加“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舍,每個宿位每月的金額為9,506元。由於政府管理的安老院的投入和開支與參與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津貼相差太遠,造成兩者之間的設施和服務存在一定的差距,令不少長者在參與私營安老院買位計劃的同時,仍然排隊輪候政府安老院。如果政府不設法利用現有私營安老院的資源,不論如何加大力度興建安老院,都難以解決輪候人數越來越多的問題。

        主席,要解決長者對私營安老院信心不足的問題,政府就要有長遠的規劃及可行的機制,藉此改善私營安老院舍的設施和服務質素,設法與政府津貼安老院的水平看齊,再結合現金券補貼及“錢跟人走”的形式,以增加私營安老宿位的使用率。 

        為提升長者對入住私營安老院舍的信心,政府可以考慮為香港所有公、私營安老院引入評級制度,只有在評級制度下的安老院才有資格安排長者入住及納入政府津貼網,即符合條件的長者,可選擇輪候政府安老院或使用現金券入住同一基本標準的私營安老院。至於有家人資助的長者,在使用現金券補貼的同時,可以自行補費入住設備較好的公營或私營院舍,享受較高質素的生活。引入評級機制,有助統一院舍的標準、提升私營安老院的質素、加強宿位的流動性,同時亦可改變一般人對私營安老院信心不足的問題。美國設有對安老院進行評級的制度,當地的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對全美的安老院進行排名,按季度更新數據,不符合標準的就無法取得政府補貼。

        評級制度將有助提升安老業的形象,吸引從業員入行,而經營安老院舍的投資者亦可根據自己的市場定位決定投資規模,令行業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主席,我謹此陳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