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轉型為綠色低碳智慧型社會及經濟 積極紓緩及應對全球氣候 變化(2018/12/13)

全力轉型為綠色低碳智慧型社會及經濟 積極紓緩及應對全球氣候 變化(2018/12/13)

主席,極端天氣肆虐全球,反常天氣的新聞時有發生, 香港當然難以獨善其身。今年夏天,香港天文台曾連續 15 天錄得氣 溫高達 33°C 或以上,新界氣溫更高達 38°C,打破了 1963 年以來的 酷熱天氣紀錄。今年 9 月,超強颱風"山竹"對香港多處地方造成破壞, 相信市民仍歷歷在目。我認同廖長江議員的原議案提到,特區政府有 必要積極應對天氣變化,帶領本港轉型成為綠色低碳社會。

從宏觀而言,本港須遵循由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締約國協商,在 2016 年正式生效的《巴黎協定》,透過不同環保措施減低碳排放, 用以對抗氣候變化。外長王毅上月在二十國集團高峰會亦表明,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態度堅定不移,將繼續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方 向。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亦是國際城市,正如原議案及其他議員的 修正案的建議,政府有責任領導環保工作,落實減低碳排放的具體措 施。

從微觀而言,現屆政府在 2017 年年初,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氣 候變化督導委員會制訂《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30+》,概述本港應對 氣候變化的中長期工作和減碳目標。本年度施政報告亦明確提到,香 港應該在 2020 年或之前制訂至 2050 年的長期減碳目標,顯示政府對 環保議題有所承擔。我希望政府能夠認真落實這些目標。

香港約有七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發電,而各建築物用電佔全港 總用電量的 90%。本港商場、商業樓宇、酒店林立,這些地方需要長 時間使用空調系統。過往有環保團體對商場的冷氣溫度進行量度,發 現不少商場的冷氣溫度過低,尤其在夏天,曾經錄得最低 19°C,明 顯低於人體舒適的溫度。因此,要減低碳排放,其中一項可行的措施, 就是透過與商業機構協作,簽訂節能約章,制訂室內不同時段、不同 季節的合理冷氣溫度,尤其是非繁忙時間的室內溫度。當局亦可以建 議商業機構參照香港機場管理局的做法,透過多個感應器收集各大小 商場、商廈的用電表現,或使用智能雲端能源管理系統收集數據,把 收集到的數據制訂合適的節能措施。政府亦可以參考啟德發展區區域 供冷系統項目,在一些新發展區使用類似的供冷系統,通過中央供冷 的做法,可以節省各用電單位的用量。根據介紹,該系統可以節省兩 至三成用電量,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主席,我留意到多位議員的修正案中,提到綠色運輸的建議,包 括在新發展區建設綠色通道、完善單車和電動車政策。香港整體運輸 系統的碳排放佔總量約 16%,其中巴士、商用車、私家車共佔 70%。 根據環保署記錄近 10 年的數據,各空氣質素監測站所錄得的污染物 濃度、可吸入懸浮粒子、二氧化氮等均穩步下跌,主要原因是政府近 來透過收緊汽車排放量的標準,並設立綠色運輸基金,資助商用車使 用低排放量車輛。

所以,我認為政府應該繼續為環保出行創造條件,優化電動車資 助政策。除了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之外,對於鼓勵市民使用電動 車,尤其是電動私家車方面,應該有檢討的必要。政府在 2017 年取 消電動私家車豁免首次登記稅,改用上限 97,500 元的資助作為首次 登記寬減,本年度財政預算案亦繼續維持此寬減額,並且新增了電動 私家車"一換一"計劃,首次登記寬減額上限為 25 萬元。然而,這兩項措施出台後的效果一般,今年 3 月至 9 月,登記的私家車總量超過 61 萬輛,但只有 257 輛電動私家車作首次登記。至於"一換一"計劃, 運輸署截至 11 月只批出了 268 宗申請。政府有需要檢討原因,是資 助額不足還是甚麼問題呢?是否高速充電站不足所致?我覺得這些 問題都是政府要檢討的,以後的措施要對症下藥,才能夠令市民轉用 電動車,希望政府以後做好這方面的檢討,避免新政策出台後無效。

分享